大风起兮云飞扬——一场大风没咋地,硬是把玉米给整“风”了,南方这场大风硬是把深加工门前的到车量给刮没了,导致以山东深加工为代表的玉米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。
这一轮的上涨能涨几天,能涨多少呢?
能让说实话吗?昨天的“风”狂上涨到此为止,上涨脚步踩刹车,接下来又是一个漫长的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弱势行情,大白话,缓慢的下跌开始了!
今天是2025年4月15日,前两天山东深加工快速的拉涨玉米价格,以此来吸引到车辆,所以就出现了“罕见”的二次上涨行情。
但从昨天开始,上涨脚步开始放缓,个别企业已经出现了下落的行情,虽然下跌幅度不大,但是粮食人的车到了厂家门口会是什么样的宿命,相信只有当事人最清楚。
我们观察一下整个华北深加工这轮玉米价格上涨节奏的变化:
1,整体深加工门前到车量级一直没有明显的增加,平均到车量只有200多台左右。如果套用以前的思维或者按照以往的逻辑来看,只有200多台车,深加工是不是得涨飞边子?但,这几轮的上涨,几乎都没有给大家什么“好”行情,涨幅也就在1分钱左右。
2,为什么华北深加工会出现了与“经验论”相反的节奏呢?为什么深加工不积极主动的涨价呢?因为这一波的涨价,只是贸易商这个群体的“单相思”而已,再直白一些,就是情绪上的涨价,根本不是企业需求的上涨。
3,对于贸易商群体,市场中找不到任何“炒作”的点,刮个大风都能引发上涨,说明真的找不到利好消息。反观深加工企业却是各种利空消息:库存积压、下游走货不畅,开机率下降,产品亏损,倒是成为了企业不能大幅度涨价的诱因。
综上,您说,这样的反弹行情能持久吗?有可持续性吗?明眼人都能看明白的这点事儿,为什么到了“手中有粮的贸易商”们却看不明白了吗?
所以,个人武断的预判:5月份同期时间(一个月时间),深加工的行情处于一个窄幅震荡行情,涨涨落落,就是要“熬鹰”,请问,有多少人能“熬”得住呢?
我们再看看养殖市场
以生猪市场为例,这几天集团的拉涨非常完美,直接把二育的情绪带动起来,然后拉高猪价抛售,散户给大集团抬轿子。
昨天集团厂出栏量全国2万多头,然后线下直接放水。所以这一波真正的赢家是集团厂,输家就是散户和二育,而二育也是最“出彩”的,直接在刀尖上跳舞,何出此言?
很多二育基本抓到手的都是高价,到家几乎达到8元钱左右,如果接下来没有高价,或者低迷时间过高,即使有反弹的行情,不论是成本还是成本,几乎就是白玩儿。
所以,这波二育“风”狂入场到此结束,不管接下来价格是昙花一现还是平稳,都以失败结束。也在暗喻不论是生猪还是玉米,这一轮的涨价潮就此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