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二维码
中国制粉网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行业综述 » 正文

三部门印发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3-20 09:11:33    来源:粮油市场报    作者:制粉网(整理)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近日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(2025-2030年)》,提出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

 近日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(2025-2030年)》,提出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基础上,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营养型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优化膳食结构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营养与健康需求。

四个坚持

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
 
《纲要》提出四个总体要求:

一是坚持营养导向,将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于食物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费及食品研发全过程,重点发展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,推动营养化加工。

二是坚持绿色发展,统筹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,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,引导合理膳食习惯。

三是坚持分类施策,加强农村和边远地区居民营养改善,强化孕产妇、儿童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营养供给,构建创新驱动的食物科技体系、政策支持体系和营养健康监测体系。

四是坚持多方参与,形成政府指导、市场为主、社会协同的发展格局,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
到2030年,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加完善,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,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。具体目标包括: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食物人均年消费量稳步提升,豆类、肉类、蛋类、奶类、水产品、蔬菜、水果分别达到14公斤、69公斤、23公斤、47公斤、29公斤、270公斤、130公斤以上;倡导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男性2150千卡、女性1700千卡左右;人均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占50%以上;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25~30克,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~30克,食盐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分别不超过5克和25克。

六大任务

全面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


第一,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和消费。提升肉、蛋、奶营养品质,稳定肉牛产能,引导鲜牛肉消费。促进奶业融合发展,优化乳制品结构,发展低温乳品和奶酪等干乳制品,提升居民奶类消费水平;

发展鱼、虾蟹、贝藻类等优质水产品养殖、加工和冷藏保鲜,有序开发近海和远洋渔业资源。增加中小学生营养餐中的水产类食物;研发高产优质大豆品种,推进传统豆制品营养化改造,鼓励新型豆奶和蛋白食品开发。

第二,促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给和消费。推行全谷物加工,发展鲜食玉米、优质薯类和杂豆等,改善杂粮及其制品的风味口感。优化主食产品结构。丰富蔬菜、水果等产品种类。

发展高品质薯类专用粉,扩大马铃薯主食产品、地域特色产品和休闲食品消费。开发低升糖食品;加大竹笋、海藻、枣、菊芋、魔芋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特色食物供给,充分利用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甜菜、果品等的加工副产物及菊苣等作物,增加膳食纤维原料供给,促进相关营养健康食品研发和消费。

第三,加快营养型食物研发和加工。强化品种改良,纳入营养品质指标,研制快速检测装备,推动营养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。加强食物与营养健康研究,攻关共性关键技术,构建营养导向型良种创新和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。

推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,培养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人才。创新营养保留技术,开发健康食用油、茶饮品、发酵型奶制品等。发展个性化定制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,加快特殊人群膳食食品开发。构建食药物质数据库,完善标准规范,扩大食药同源品种范围,开发保健食品和中医药膳产业。

第四,传承和推广健康饮食文化。推广减盐、减油、减糖行动,开发营养健康食谱,建设营养健康食堂和餐饮门店。鼓励家庭科学烹饪,发展中央厨房和智能家用厨具;发扬中华饮食文化传统,倡导平衡膳食模式,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,开展“减油增豆加奶”科普宣传。落实反食品浪费法,倡导分餐制和“光盘行动”。

第五,加快构建食物与营养供给保障体系。构建营养型农业产业体系,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和营养化加工,建设规模化仓储物流基地,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;

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,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调整低收入人口保障标准,确保食物供给和营养改善;推动营养健康专业化服务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,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,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安全责任。

第六,健全食物与营养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。完善营养健康标准体系,强化临床营养规范,探索食品包装正面标签应用,支持农产品营养功能评价和品牌建设;

加强食物与营养健康监测评价,加大对儿童和老年人群的营养监测力度;加强全链条监管,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虚假宣称行为,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行动,强化婴幼儿食品安全监管。

《纲要》指出,有关部门要制定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支持保障政策措施,各地要结合实际,强化对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的组织保障,确保取得实效


 
(文/制粉网(整理))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1、本网部分信息属于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删除内容! ※本网联系电话:0371- 86598367
0相关评论
 

河南亿德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    河南亿谷坊实业有限公司    河南松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  联合开发运维

豫ICP备11020594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