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种迹象表明,尽管乌克兰谷物出口正变得越来越便捷,但今年以来,整个北半球的高温天气却在对即将大面积收获的玉米产量构成威胁。
根据来自土耳其方面的消息显示,虽然近段时间随着黑海地区谷物出口数量的增多,关于粮食质量问题一度引发市场的担忧,但乌克兰谷物重返国际市场的趋势已经形成。根据确保船只安全通行的协议,自8月初以来,共有16艘载有45万吨农产品的船只从乌克兰海港出发,这些粮船将首先发放此前因俄乌冲突而导致贸易中断的地区,如黎巴嫩、埃及,甚至包括中国、韩国等国,将为这些国家缓解供应方面的压力。
但另一方面,自进入8月份以来,高温天气的炒作开始在欧洲和北美抬头,这给稍微有成本下降趋势的食品价格再次带来冲击。
在欧洲,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警告称,欧洲或将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干旱,玉米等单产将受到影响。实际上,作为大宗贸易商品,进口市场对于进口玉米需求的增加早已显现。
来自欧盟的数据还显示,由于整个夏季温度同比偏高,该地区自7月1日以来至今,玉米进口规模就已经达到199万吨,同比激增45%。
而在美国,关于玉米、大豆产量的炒作也自8月份开始抬头。据悉,之所以旱情题材当前才被提出,是因为在全球粮食资本市场,8月份才是常规的天气炒作时间。
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粮,其价格的上涨无疑将对食品价格重新构成冲击。据悉,截止今年7月份,美国超市零售的鸡蛋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接近50%。欧洲也面临同样的困局,欧洲食品企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物价压力,以法国面包生产企业为例,包括黄油、鸡蛋和糖在内的原材料价格,均在过去一年内出现上涨。
在亚洲地区,今年出现大面积旱情的首先是全球第三大粮食生产国印度。据悉,由于受旱情影响导致小麦价格创下历史记录,印度已经于5月份宣布暂停小麦出口业务,并在近期计划调低小麦进口关税,并对相关企业实施库存限制措施。
而最新消息还显示,印度刚刚完成的稻米播种受天气因素导致下降13%左右。
与此同时,我国农业农村部也在近期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份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,指导关键措施落实。不过,更多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的高温旱情主要发生在南方稻谷生产区,北方玉米产区雨水普遍多于往年,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渍涝灾害,加上阴雨寡照等,对玉米单产形成不利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最新一期的美国农业部报告却显示,尽管部分国家玉米产量下调,但被乌克兰、马拉维、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增产所部分抵消。而此前多数机构认为,今年乌克兰玉米受地区冲突影响,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减。
未来关于天气变化对玉米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会继续关注。
其他方面,来自印度炼油协会的数据显示,7月份印度食用油进口量为120.5万吨,比去年同期的91.7万吨提高31%。其中豆油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519,566吨,比一个月前猛增125%;葵花籽油进口量达到155,300吨,环比提高30%。因为印度精炼厂利用政府发放毛豆油免税进口额度的机会,加大豆油的采购力度。
作为对比,7月份棕榈油进口量降至530,420吨,比6月份的590,921吨减少10%。
不过,近段时间随着棕榈油价格的快速下滑,豆油和棕榈油之间的差距再次扩大到每吨350美元以上,使得棕榈油对精炼厂来说更具吸引力。7月份棕榈油市场已经出现大量来自印度的买家,有交易员认为,8月份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可能上升到70万吨以上。